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北方网——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11月25日北方网刊发beat365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贾鸽理论文章:《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原文如下。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年探索的历史成果,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对于我们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西方火枪大炮的威慑下,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大清王朝屡屡溃败。面对惨败,中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对救国图存的方案进行了早期探索,经历了器物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对抗西方的侵略,开启了以器物现代化为目的的运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器物现代化梦想的幻灭;百日维新提倡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结果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制度现代化梦想的幻灭;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解放国民的思想,开启了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不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结束了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开启了独立自主探索迈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了制度建构的重要任务,确保和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开始了实现现代化的积极探索,确立了将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目标。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又提出:“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上,周恩来同志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的最早战略规划,中国式现代化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总体小康的实现,我们党又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国式现代化从此进入到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 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继续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团结一新、接续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一条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了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贾鸽为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TJDJ21-0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