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育两委、天津市文物局、天津市委党校指导,beat365官网主办的“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研讨会”在beat365官网建筑艺术馆召开。会议围绕“红色资源育人 三地馆校协同”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共同谋划京津冀地区红色资源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新篇章。北京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天津博物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中共天津党史纪念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16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发言。特摘编会议专家发言,以飨读者。本期介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曾素梅馆长,天津博物馆白俊峰副馆长,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禹海波教授在会上所做主旨发言。
挖掘利用红色资源 助力高校思政教育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馆长 曾素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后,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1919年—1920年形成热潮,有20批次、1800余人赴法。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更锤炼出了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陈毅、聂荣臻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法国发起成立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策源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高阳人,保定籍豆腐公司工人首倡“勤工俭学”一词。保定又率先开办了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和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从1917年夏开办到1920年夏停办,先后招生3期学生约150余人,其中赴法勤工俭学约100人。蔡和森曾在布里留法预备学校学习并担任南方班的国文教员。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预备班从1917年9月开办到1921年6月停办,先后招生4期学生213人,其中赴法勤工俭学约120人。李富春、李维汉曾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
纪念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优秀讲解队伍,以基本陈列为阵地,并举办临展、巡展,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与中国政法大学等10余所高校结成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基地,广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21年,我馆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校园“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并成为河北省文物局重点支持单位。原创、策划了《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图片展》、“信仰的力量”情景剧、留法故事讲述、留法诗文诵读等内容,满足学生需求。该活动走进20所学校,受众30余万人次。下一步我馆计划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与高校合作,以“留学报国”为主题,继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藏品有故事等活动,共同讲述留法勤工俭学生的爱国故事,打磨“青春的信仰”精品课程;与相关纪念馆合作,开展《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专题图片展》全国巡展,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馆巡回展出;出版《青春的信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录》等书籍。
守护火种 传递火种—天津博物馆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
天津博物馆副馆长 白俊峰
天津博物馆作为一家拥有丰富革命文物资源的省级博物馆,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革命文物火种,激活革命文物密码,焕发革命文物光彩,传递革命文物火焰,从而更好发挥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作用。
一是实施精细管理 ,摸清红色家底。近年来,天津博物馆对馆藏近万件革命文物及账目进行了系统挖掘整理,摸清了馆藏革命文物底数,规范了文物定名。现馆藏革命文物共4388件,占天津市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可移动文物数量的一半以上。革命文物是天津博物馆的特色馆藏,具有材质多样、用途广泛、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其中的一些重要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根据馆藏革命文物名录,以“专库专人”的高标准进行保护管理,下一步,天津博物馆还将成立专门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议事机构,统筹全馆革命文物资源和保护管理、研究展示的专门力量,建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二是强化文物保护,守护革命火种。作为红色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和语境表达,革命文物承载党的光辉历史、蕴含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是先辈留给后人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这批文物尤其是纸质文献类文物面临诸多保护难题。天津博物馆坚持把保护好革命文物作为重点,遵循本体保护与数字化保护并重的原则,获得国家资金“天津博物馆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项目支持,统一构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体系,并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整理、录入。三是积极展示利用,传播革命火焰。在保护好、管理好革命文物的基础上,天津博物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了系列大展和特色活动,利用馆藏革命文物资源搭建教育平台,讲好红色故事。举办“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风展红旗如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馆藏绘画特展”;推出“建党百年红色主题文化系列活动”,组织成立“红色文化宣讲团”,邀请党史专家学者走进“文博讲堂”,组织“红色印记”主题研学活动,举办“传承红色记忆·献礼建党百年”天津市红色文创设计大赛等。让革命文物在创新传承中“活”起来,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博物馆唯有坚持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一体推进、相互贯通、统筹协调,守护革命火种,传播红色火焰,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才能不断开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局面,担当新使命,书写新篇章。
北京红色旅游发展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契机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禹海波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文物档案、历史建筑、纪念场所、文艺作品、重要精神等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2016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国共有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进入名录。京津冀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35家,占全国的比例超过11.6%。红色旅游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不断挖掘潜力;二是开创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三是建立完善的红色文化与旅游协调体系。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的传播,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游客出游的重要选择,拥有广泛的受众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青年和少年儿童成为最大的需求群体。红色旅游业要以此为契机,促使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发展道路。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建党101周年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公共基础和专业教育课程融入红色建筑红色文化等资源,走出一条适合当今高校实际和青年学生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